塑膠跑道混凝土基礎施工工藝
一、施工準備
1、了解地基情況確定施工方案
a、與地基施工方和甲方聯系,仔細研究設計圖紙和施工工藝,了解地基的基本情況,并雙方一起進行地基檢查工作。
b、根據工程的大小,申報使用的設備,并根據設備清單組織設備運輸。
c、對將會影響基礎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進行事前分析,制定相應對策加以防范,這是確保基礎施工質量的先決條件。
2、水泥基礎的質量要求
a、對基礎表面平整度要求較高,以保證面層厚度一致,彈性均勻。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坡度:橫向8‰,縱向5‰,半圓區5‰,表面應平坦、光滑、保證排水。
b、基礎應具有一定的強度要求基層壓縮強度≥25MP。
c、表面均勻堅實、無裂縫,無爛邊麻面,伸縮接縫平直光滑,以6000mm×6000mm左右切塊為好。
d、水泥基礎應該有隔水層,隔水層采用新PVC加厚隔水薄膜,交接處應大于300mm,邊沿余量大于150mm。
e、基礎保養期為21天,水分含量應該控制在6%以下。
g、為準確施工及畫線需要,應用牢固鮮明標志物標出跑道場地的四個半圓線點和兩個圓心。
3、基層檢測
基層檢查包括平整度的測定、混凝土含水率的測定、PH值的測定。檢查完畢應與甲方及地基施工方簽定驗收報告,驗收報告應具體列出合格和不合格的項目以及解決方案。
(1)、平整度檢查測定
a、平整度:平整度是指用3m或1m距離內的最大凹陷表示的塑膠跑道的平整程度。基礎應有一定的平整度:合格率在95%以上,3米直尺誤差3MM。一定的坡度:橫向<1%,縱向<1‰,跳高區<4‰,表面應平坦、光滑、保證排水。
b.所需儀器
3m直尺:尺長精度為±3mm,尺的底面平直無缺陷。
塞尺:0~25mm精度為±1mm。
c.測量步驟
以跑道的分界線為界,沿橫向與縱向每3m標一個點。將3m直尺輕放于任何相鄰兩點之間,用塞尺測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過4mm,或將1m直尺輕放于任意兩點中部,用塞尺測量最大局部凹陷不超過3 mm,即為合格點。每組測量總測量點不應少于40個。標出凹陷的部位和深度,以備找平參考。
(2)、含水率測定
塑料薄膜法:把45cm×45cm塑料薄膜平放在混凝土表面,用膠帶紙密封四邊16小時后,薄膜下出現水珠或混凝土表面變黑,說明混凝土過濕,不宜施工。
測量點:半圓區內各設3個點,直道各設3個點,根據不同情況,在伸縮縫交叉口上,建筑物或樹蔭處加設若干點。
(3)、PH值的測定
目測水泥混凝土顏色應該呈灰色而且地基養護期超過2個月的場地可以不進行PH值測定;養護期少于一個月或者目測水泥地基顏色發白的必須進行PH值測量,具體方法是:將場地表面用純凈水浸泡30分鐘后,用小刀刮下面層的土質用PH試紙測定,PH范圍要求在5-7之間。
(4)、強度及地基缺陷檢查
a、起砂: 用鋼絲刷或者金屬棒摩擦地面,如果起砂說明強度不夠。
b、起殼:用小鐵錘敲擊地面,如果發出空鼓的聲音,說明砂漿找平層和底層剝離,附著力差。
二、基礎處理
1、對于水分含量高的地基的處理
混凝土含水率應小于6%,否則應排除水分后方可進行施工。具體方法:
a、局部水分含量比較高的地基:用噴燈或者高溫燈泡加熱:提高混凝土和其周圍空氣的溫度,加快混凝土中水遷移到表層的速率,使其迅速蒸發。
b、對于大面積水分含量比較高的地基或者無防水層,采用單組分濕固化聚氨酯材料摻合5-10%的干石灰或者單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進行涂刮處理或者涂刷一道0.5-1毫米后的防水層,待完全干燥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
2、對于PH值大于8的返堿地面處理:
酸洗法(適用于油污較多的地面):用質量分數為10~15%的鹽酸清洗混凝土表面,待反應完全后(不再產生氣泡),再用清水沖洗,并配合毛刷刷洗,此法可清除泥漿層并得到較細的粗糙度。
3、對于平整度較差的低凹部位處理
對于面積比較小,低凹5毫米以下的地基采用雙組分塑膠摻30—50%的黑膠粒進行刮平處理。對于面積較大、低凹深度5毫米以上的地基采用單組分聚氨酯加入6倍黑顆粒2倍的黑膠粉或石英砂用抹子拍平處理。
對于小于錢幣大小的小砂子坑,采用塑膠摻石英砂膩平處理。
4、對于地基表面過于光滑大面積場地處理
對于地基表面過于光滑大面積場地處理采用機械方法處理采用:用噴砂或電磨機清除表面突出物,松動顆粒,破壞毛細孔,增加附著面積,以吸塵器吸除砂粒、雜質、灰塵。
5、處理水泥混凝土的伸縮逢
對于上部有縫,下部無縫。施工時先用配套灌縫彈性材料將縫填平,并確定灌縫材料一定要注滿縫隙同時貼好增強玻璃纖維布。在施工時可以直接用塑膠覆蓋。施工完畢后的縫被完全覆蓋,從外面看不見縫。
對于縫從上到下是斷開的,施工時先將縫周圍的混凝土去掉,然后向縫中填入單組分粘合就黑膠粒的混合物填充至只剩下1厘米深處,固化好了后,用專用灌縫彈性材料將縫填平,并確定灌縫材料一定要注滿縫隙同時貼好增強玻璃纖維布。
6、起殼地基的處理
a、如果整個找平層都要剝離,則需全部清除后,重新抹平。
b、如果只是部分剝離,只須灌注專用灌注材料即可。
7、起砂地基的處理
全部清除面層重新澆筑混凝土或者用混凝土加強底油滾涂處理。
8、局部節點的處理和施工
a、溝槽、根、拐角處理和施工:溝槽是應力比較集中的地方,如果處理不好容易使涂層與底材脫離。因此,要現在拐角處涂上增強密封膠,然后做好增強層,施工時注意厚度要均勻,以免造成坡度過小時液體流動不暢。
b、孔的處理和施工:孔徑大于20厘米的孔應先在孔內刷涂底漆后,再涂上面膠;小于20厘米的孔用泡沫塑料遮蓋后再進行施工。
c、邊和收頭的處理和施工:
對于開放性邊和收頭,應在收頭處的地基上切割開1厘米寬的1-2厘米深的溝槽,并按著伸縮縫的施工方式施工。塑膠施工時,盡量把塑膠層做成斜坡狀。如果設計要求用金屬壓邊條可以不用切割溝槽。
三、施工條件準備
(1)、施工溫度:地表溫度應該在10—40度范圍內。
(2)、混凝土濕度(地表濕度):5%以下或按塑料薄膜法測定,薄膜下不出現水珠或混凝土表面變黑。
(3)、響對濕度≤75%.
(4)、施工時間:最好選擇晴朗、無霧、相對濕度比較小的、不能暴曬的天氣。
(5)、塑膠材料溫度:塑膠材料在使用時,材料應控制在15-45度之間,否則容易出現反應速度過慢或者過快的現象。
四、底膠鋪設
1、施工準備
a、仔細閱讀工程圖紙,測量、放線
用經緯儀,對場地基準點,東西南北軸線進行復測,依據體育工藝,測出各種道線、起點、終點、弧線。
用劃線筆和墨斗標出所測出的各種道線。
b、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中的塑膠使用配比,配置少量的塑膠,進行攤鋪試驗,考察流平時間、固化速度等指標,以確定施工方案和檢驗地基的處理情況。
c、測量溫度、濕度等參數并做好記錄。
d、準備好施工用的運膠推車、大型刮板(或抹平機)、輥刷、抹子等工具。
e、做好每一天和每一次鋪設的施工計劃,并根據計劃和施工工藝畫好施工線。
f、檢查A、B組分是否有沉淀或者分層、顏色異常或有水等情況,涂料在存放過程中,如有分層不影響使用及涂膜性能,滾動膠桶或者攪拌均勻后方可施工。
g、根據人員和施工計劃進度,搭配倒料平臺并準備好計量秤和放料周轉桶。
h、黑膠粒是否潮濕。
2、施工工序
a、施工順序:
(1)、仔細閱讀工程圖紙,測量、放線。
(2)、用經緯儀,對場地基準點,東西南北軸線進行復測,依據體育工藝,測出各種道線、起點、終點、弧線。
(3)、用劃線筆和墨斗標出所測出的各種道線。
(4)、加厚區找平:將膠液均勻攤鋪在加厚區的地凹區內,用刮板刮平,使其表面與砼面高度一致,為以后該區作為加厚區作準備。
(5)、東西扇區塑膠鋪設:分五幅鋪設,畫好施工線分隔并控制厚度及坡度。先將膠液均勻攤鋪在扇區內,控制好厚度, 重點在積水區。
(6)、如果是密實度比較差的瀝青地基,應該先鋪設內圈和外圈的跑道,再鋪設中間的跑道,以控制其收縮的量。
b、塑膠攪拌:
(1)、攪拌場所須先鋪墊,以去確保地面整潔。
(2)、倒料時應先倒A組份(透明液體)再倒B組份(色彩液體),倒入攪拌桶時應直接倒入攪拌桶中央,勿沿桶邊順倒,以免桶邊材料不能完全混合均勻。
(3)、啟動攪拌電機開始攪拌,攪拌時,攪拌機應上下左右移動,使材料充分攪拌。
(4)、A、B料攪拌均勻后,再加入計量好的黑顆粒繼續攪拌直到攪拌均勻后加入計量好的催化劑攪拌均勻為止。夏天塑膠黏度過低時,
(5)、如果塑膠的粘度過高,可以少量加入專用稀釋劑,加入量不高于2%。
c、塑膠攤鋪:
(1)、根據事先測量好的施工線,將攪拌好的塑膠盡量均勻倒放在處理好的地基上。
(2)、用專用的耙子將塑膠按要求均勻的刮抹到已經畫好施工線范圍內。
(3)、在鋁合金大尺上控制好厚度標準,鋪設中壓緊大尺向跑道縱向平行移動鋁合金大尺,以達到表面平整要求,并用抹子修理邊緣和不平的地方。
(4)、攤鋪完成后,2個小時內不要踩踏,直到完全固化為止。
五、底膠檢驗處理
(1)、檢查塑膠固化程度,確定打磨處理,找平處理等工作安排。
(2)、用扎錐和塞尺測量底膠厚度,底膠厚度應該是總厚度減去2-3毫米。
(3)、黑膠粒露出外面的必須用刀子割掉或用打磨機打平。
(4)、用3米直尺或大杠尺檢驗底膠的平整度,對于高出部分必須按要求打磨。
(5)、在底膠上面撒水,檢查塑膠低凹部分對于低洼的地方,要用塑膠摻入少量膠粉進行找平處理。找平后的地方
(6)、檢查針孔和小氣泡,小氣泡要挑破或打磨,打磨好后和針孔一起,用塑膠仔細填補好。
(7)、室內施工,必須待底膠已經沒有氣味才能進行下一步施工。
(8)、塑膠固化后,對于塑膠表面過于平滑的地方需要進行打毛處理。
六、面層鋪設
1、施工條件準備
(1)、按要求檢驗底膠并處理及打磨好底膠。
(2)、根據設計要求和施工方案中的塑膠使用配比,配置少量的塑膠,進行攤鋪試驗,以確定施工方案和檢驗地基的處理情況。
(3)、測量溫度、濕度等參數并做好記錄。
(4)、做好每一天和每一次鋪設的施工計劃,并根據計劃和施工工藝畫好施工線并貼好分色膠帶紙。
(5)、檢查B組分(乙組分)是否有沉淀或者分層,涂料在存放過程中,如有分層不影響使用及涂膜性能,滾動膠桶或者攪拌均勻后方可施工。
根據人員和施工計劃進度,搭配倒料平臺并準備好計量秤和倒膠周轉桶。
(6)、準備好施工用的運膠推車、大型刮板(或抹平機)、輥刷、抹子等工具。
2、施工工序
a、塑膠攪拌:
(1)、攪拌場所須先鋪墊,以去確保地面整潔。
(2)、倒料時應先倒A組份(透明液體)再倒B組份(色彩液體),倒入攪拌桶時應直接倒入攪拌桶中央,勿沿桶邊順倒,以免桶邊材料不能完全混合均勻。
(3)、啟動攪拌電機開始攪拌,攪拌時,攪拌機應上下左右移動,使材料充分攪拌。
(4)、A、B料攪拌均勻后,加入計量好的催化劑攪拌均勻為止。
b、塑膠攤鋪:
(1)、根據事先測量好的施工線,將攪拌好的塑膠盡量均勻倒放在處理好的底膠上。
(2)、用專用的耙子將塑膠按要求均勻的刮抹到已經畫好施工線范圍內。
(3)、在鋁合金大尺上控制好厚度標準,鋪設中壓緊大尺向跑道縱向平行移動鋁合金大尺,以達到表面平整要求。
(4)、并用抹子修理邊緣和不平的地方,保持面膠厚度在1.7—2.0毫米。
(5)、因攪拌、運輸、風吹等原因混入的雜物,要在塑膠還有流平性前,挑出。
(6)、將防滑顆粒均勻播撒在半熟化的面層膠液上,嚴格掌握時間。
(7)、塑膠完全固化后,10個小時,收表面浮粒,每條道至少回收2—3遍。
c、 噴涂防脫粒層
(1)、根據合同和工藝施工要求,嚴格計劃好噴涂施工計劃。
(2)、噴涂現場必須用彩條布圍好或者采用專人進行遮擋。
(3)、設備要求:噴嘴口徑2-3毫米;壓縮機壓力2.5—3.5公斤/平方厘米。如果采用大型噴涂機要求壓力7公斤/平方厘米以上。
(4)、涂料要求:雙組分涂料涂料混合均勻,每批涂料應該在20分鐘內噴涂完。涂料要先經過過濾,黏度16—35s(涂—4杯)。涂料占儲料罐2/3為好。
(5)、使用壓出式噴涂機噴涂時,先打開壓縮空氣開關,氣通了后,再打開涂料通道,調整槍頭邊側的輔助空氣通道以及噴嘴的不同位置,可得到不同形狀的的漆流。調試噴槍和漆流時,要先在往筒內噴涂,調試好后才可以噴涂在底膠上,以防止污染底膠。
(6)、使用大型螺桿泵式噴涂機時,將攪拌好的噴涂料加入噴涂機,噴涂時,先打開供膠管路開關和壓縮空氣開關,再啟動供膠泵的電機,調整電機轉速控制涂料的供料速度,調整槍頭邊側的輔助空氣通道以及噴嘴的不同位置,可得到不同形狀的的漆流。調試噴槍和漆流時,要先在往筒內噴涂,調試好后才可以噴涂在底膠上,以防止污染底膠。
(7)、面層噴涂應該噴兩遍,先橫向噴一遍,再豎向噴涂一遍。以保證不露底。
(8)、噴涂完畢后,應將噴槍、管路、噴涂機清洗干凈。不允許允殘余涂料。可將稀釋劑倒入噴涂機內循環清洗,清洗3遍后,再拆卸各個部件墳別清洗,清洗液過濾后可以當作稀釋劑繼續使用。
(9)、使用噴涂設備安全操作及其注意事項
1、當噴涂時,切勿將手指、手掌或身體的任何部位接觸噴嘴。
2、嚴禁將噴槍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3、嚴禁將噴嘴護套卸下后噴涂。
4、除了噴涂或清洗外,任何時候都必須將噴槍保險關上。
5、在進行任何有關設備的維修或保養前,請先泄壓。
6、清洗時,請勿使用漂白水或強酸堿之溶劑。
七、面膠檢驗、處理和劃線
施工步驟
(1)、按設計要求進行厚度、外形尺寸進行測量。
(2)、測出體育工藝詳細點位線,誤差不超過千分之三,不能出現負差現象,各起跑線,欄位點線一定附合田徑規則的要求。
(3)、用墨斗、尺子和大頭針等工具打好欲劃線的外形輪廓。
(4)、檢查噴線盒尺寸,根據設計要求制作彎道噴線槽。
(5)、將線漆均勻噴在線盒中,漆量均勻一致。
(6)、對線的外觀進行仔細的修正,出現竹節,虛邊、麻邊現象及時修補。
八、檢驗驗收
根據甲方和設計的要求,有項目經理配合監理組織驗收檢驗。